<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3年可取”为噱头 老年人买保险如何防忽悠

        来源:中国经济网 | 作者:佚名 | 2015年3月16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冲着一句模糊的“年老时可一次性支取一笔较大数目的款项”买了一份终身寿险,20年后才发现这句写在宣传册里的话并没有出现在保险合同里;拿着几万元去银行存定期,回来才发现自己稀里糊涂买了保险;相信了保险公司业务员“花好稻好”的承诺,买完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买份保险安度晚年是不少中老年人的愿望,但因轻信宣传承诺、不细读合同条款等原因,原本让人踏实心安的保险成了不少人的“糟心事”。

          法律界人士认为,中老年人发生保险纠纷的核心原因在于证据意识的缺失和对于合同文本的忽视。建议中老年人在面对保险产品的宣传时保持冷静头脑,购保时仔细审读合同的每个条款,最好征询成年子女的意见,并用录音等方式保存证据。一旦发生纠纷,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茅冠隽

          “一次性提取大额款项”无法实现

          案例

          1995年1月,50岁的陈先生购买了一份保险金额为1万元的分期支付储蓄终身寿险。“当时主要是被这份保险产品建议书上的一句话吸引:被保人可在年老之时退保,并可从本公司一次性支取一笔较大数目的款项。建议书上还写了个例子:30岁投保,保额6万,每年保费3489元,年老退保时可一次性领取约24万,这让我颇为心动。”20年来,陈先生每年都坚持缴费近千元,共缴费17430元。

          今年陈先生已70岁,准备退保支取这笔“较大数目款项”时才发现该条款并未被写进保险合同里。如他此时退保,非但无法获益反而可能蒙受损失。“现在回过头去想,多大年纪才算"年老","较大数目" 是多少,这些都并不清楚。”陈先生又着急又后悔。该保险公司客服人员查询后告诉记者,陈先生所购买的保险产品每五年会按照保额15%给付生存现金,另外每年还有不低于保额3%的红利,只要保单有效,这对陈先生来说是终身保障。至于“一次性提取较大数额款项”,由于合同没有相关约定,公司无法办理。

          近日,在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的调解下,陈先生和保险公司已经签订了调解协议,陈先生办理退保,公司退还全部保费。尽管如此,陈先生还是心有不甘:“折腾了20年,搭进去不少时间精力,还不如把这笔钱存银行。”分析

          保险公司客服人员认为,陈先生说自己“白忙活”有失偏颇。“事实上,在保单生效期间,保险公司对陈先生是有一定保障、承担相应风险的,不能因为未发生疾病、事故等就认为保险没有意义。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般情况下,退保都是按照合同的现金价值来退,而不按原保费来退。”

        1234

        上篇:

        下篇: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泰和集团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397号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